虎爸虎媽多 港童快樂指數新低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03/30 23:58

分享:

分享:

嶺南大學連續第4年公布兒童快樂指數,以10分為滿分,指數由前年的6.74,跌至去年的6.49,錄得連續兩年下跌,是調查有紀錄以來最低;調查又發現,小四學生平均每日要花2.5小時做功課。

嶺大認為,虎爸虎媽及學業壓力均是學童不快主因;有精神科醫生建議,家長及老師應盡量「少批評、多鼓勵」。

調查於去年10月至今年1月期間進行,以問卷訪問了共2,600多名小四至中三學生及家長,發現不快樂兒童的學習壓力上升,他們的父母傾向管教嚴厲,對子女的不當行為會強烈責備,這批兒童與雙親關係明顯轉差,分數由前年的3.38跌至去年的3.04。

嶺大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何濼生教授分析,8至9歲及14歲兩個年齡組別的快樂指數跌幅較為明顯(見表),令人擔心。而父母緊張子女學業表現,對家庭生活及幸福感造成的負面影響增加,但認為與小三TSA無關。

調查亦發現,在各年級的學童中,小學四年級家課時數最長,由去年的平均每日140分鐘增至151分鐘;中學生家課時數由去年平均每日95至115分鐘,增至110至126分鐘。另外,只有不足4成兒童認為學校課程有趣,較過去兩年的比例低。

嬰幼兒發展兒童基金會主席葉柏強醫生指出,讀書本應是學童最開心、最能探索生命的階段,惟近年社會氣氛,不論家長及學校,均過分着重學童學業成就,忽略個人身體、生涯規劃發展等,增加港童學業壓力,更直接影響他們睡眠質素,甚至出現精神健康問題,強調生命教育有助兒童增強韌力及正面發展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認為,不少年輕人將情緒深藏,不擅於向外求助,建議家長及老師應該「少批評,多鼓勵」,令學生在學習上得到滿足感,特別是學校,需要處理功課量過多的問題。